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欧洲城市默默引领世人迈向永续未来

「气候变迁的问题是全球性的,但问题的起源却是地方性的。」
~欧盟「欧洲永续能源运动」筹划人培卓.巴里斯特洛斯.托瑞斯 (Pedro Ballesteros Torres)


       许多欧洲城市已将环保视为地方的责任,他们研拟出既实用又有效的计划,默默带头迈向永续之路,朝着高于《京都议定书》所订定的目标迈进,并激励全球各地发起绿色运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瑞典南部的宁静小城韦克舍(Växjö)。该城已成为一处「绿色」的度假名胜,吸引了全球的政治领导人、科学家和企业家们到此游赏,他们也深受该城极为成功的环保计划所启发;此项计划为这座城市赢得了欧盟所颁发的「欧洲永续能源奖」。
        韦克舍自1970年代初期就开始致力于环境的保护;一项因邻近湖泊遭到当地工业和农业严重污染而发起的净化运动,使该市展开环保的旅程。自1993年起,该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不断减少,截至2006年,已成功减少三成,远低于全球每年每人平均3,236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令人印象深刻。相对于1993年的排放量,韦克舍立定目标要在2010年之前减少五成,并于2025年之前减少七成,蜕变成无石化燃料的城市。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最多的是该市的热电厂,他们以当地林业的废弃木料取代燃油,加以燃烧发电,而在发电过程中变热的冷却用水,则用于辖区的供热系统,至于火炉中的灰烬,则送回森林作为添加的养分。
       1994年,韦克舍更开始将所有的街道照明设备换成省电灯泡,并预计于2009年完成这项翻新的方案,如此每年将可减少六千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石化燃料的替代选择
       韦克舍的公共交通事业也开始采取行动,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他们将当地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沼气运用在大众运输系统。政府并以发给津贴及在市内各处可免费停车的优惠条件,鼓励民众购买环保汽车。由市议会补助装设的高科技定位系统,可透过卫星掌握出租车行踪,使距离乘客最近的车子可以就近前往搭载,因此韦克舍的出租车减少了两成的行车里程数。出租车驾驶人也要上「环保驾驶」课程,学习如何以最节省燃料的方式驾车,而出租车公司的车子则包括了油电混和车、乙醇车和沼气汽车。
       全市各处还有许多其它环保方面的努力成果,包括:小区对个人住宅装设太阳能板、燃木炉以取代燃油的屋主提供补助;学生宿舍采用个别电表;建造欧洲最高的全木造公寓之新住宅区。由于韦克舍位于木材工业区的中央地带,相较于钢铁或混凝土等建材,生产及运输木材所耗费的能源 较少。
       这个拥有八万居民的小城,当然不是孤军奋斗地在倾力处理这项全球问题。1996年,斯德哥尔摩成功发起欧洲的「宙斯」运动(ZEUS),亦即「都市社会零废气和低废气排放车辆」。这项运动使该市从所有的大众交通工具着手,开始全面采用无污染的洁净车辆。这些环保的运输工具若非使用生质燃料,就是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120公克,典型的代表车辆是油电混和车或极小型的汽车。该市的市议会与燃料业者和欧盟一起努力扩大生质燃料的供应,并与国家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其它城市共同合作,对购买洁净车辆的民众给予奖励及赋税方面的优惠。环保汽车目前占斯德哥尔摩汽车总销售量的两成,使该市拥有欧洲最高的洁净车辆比例,每年可减少二十万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瑞典的港口城市哥特堡(Göteborg),也在迈向更环保星球的道路上备受瞩目。通常大部分的船只是靠船上的辅助柴油引擎所产生的电力来供电,这是一种会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很浪费能源的方法。哥特堡研发了一种岸上电力供应系统,利用风力涡轮发电机所产生的再生能源,提供下锚停泊的船只所需的电力。这种方法使港口地区船只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九成四至九成七之多!这项计划于2004年荣获欧盟执委会颁发「清净航运奖」,以表彰其杰出的环保成就。


聪明的节能和省钱方法
       丹麦的哥本哈根有九成七的热能,是取自于发电过程中所收集的洁净、可靠又经济的废弃热能。这套系统是于1984年,由五位市长与「哥本哈根大都会区暖气传输公司」(Metropolitan Copenhagen Heating Transmission)一起设立,并由后者与附属的VEKS公司共同经营。结合了改以天然气和生质燃料(稻草和木柴)取代煤的热电厂,该系统平均每年替每户家庭节省了一千四百欧元,并替哥本哈根地区每年节省相当二十万三千公吨的燃料油,等于减少六十六万五千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哥本哈根也拥有全世界第二大的离岸风力发电厂,共有八十座风力涡轮发电机,总容量为1.6亿瓦,足以供应丹麦十五万户家庭的用电量,占丹麦总用电量的百分之二。离岸风力涡轮发电机所产生的电力,比陆地上的涡轮发电机所产生的电力多了一倍半,这种发电设备每年可减少六十六万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空气更干净,身体更健康--真划算!
       除此之外,哥本哈根也提供安全无虞且高效率的骑自行车环境,堪称是自行车骑士的乐土。该市在1995年开始实施公共自行车服务计划,让民众可以在遍及市中心的一百二十个自行车停放架,取用及归还公共自行车。这项由政府与民间合作的计划,资金来源是依靠赞助和广告收入,并由「哥本哈根城市自行车基金会」这个非营利组织推动经营。该计划也提供受刑人和失业民众工作机会,让他们从事道路维修的工作。目前该市有三成六的居民是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希望在2015年之前能增加到五成,哥本哈根真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骑士之城」。法国的「城市自行车」计划也于2005年5月开办,只要用一星期一欧元或一年五欧元的价格买一张预付会员卡,就可以在全市各处租骑自行车。里昂(Lyon)和维乐班(Villeurbanne)全市各处共有三百五十个自行车站,提供三千多辆自行车让民众使用。
       巴黎的「公共自行车」则于2007年7月上路,这是类似「城市自行车」的计划,只是规模大得多:共设立了七百五十个租借点,提供一万零六百辆自行车,每个点有十五辆以上的自行车。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e)希望「公共自行车」计划在2020年以前,能减少该市四成的车流量。其它如斯德哥尔摩、巴塞隆纳、伦敦和一些德国与荷兰的城市,也都实施了小区自行车计划。
        伦敦已实施「市中心交通壅塞费」的征收规定,凡于上班日早上七点到晚上六点之间,在壅塞地段的公共道路上驾驶或停放车辆者,每天需缴交八英镑的费用。2007年2月,收费地段增加了一倍,变成三十八平方公里,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收费地段。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原本收费地段之内的交通量已减少了两成,相当于每天减少七万五千辆的车流量,每年约可减少二到三成(六万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汽车驾驶人最主要的因应之道,就是改乘大众运输工具或改骑自行车。
       2007年8月,斯德哥尔摩继伦敦之后,成为欧洲第二个收取「交通壅塞费」的城市。该市在2006年的七个月试办期间,就减少了一成四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两成二的交通量。
        另一个地方性成功采取环保行动的优异典范,是巴塞隆纳的太阳能发电计划。作为欧洲第一个在2000年实施「太阳能法规」(Solar Thermal Ordinance)的城市,巴塞隆纳规定所有新建、翻修或变更用途的建筑物,都必须以太阳能供应建筑物内六成的热水。这项法规适用于个人与公共建筑物,以善加利用该市每年平均两千八百小时的日照时间;其施行是由巴塞隆纳能源署(Barcelona Energy Agency)所负责,估计在实施之后,每年可节省超过250亿瓦的电力。西班牙全国已有许多城市跟进,促使该国制定类似而较缓和的规定。 


      气候变迁的确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间与各国民众通力合作并采取行动。然而,一如本文开头的引言所述,这项问题是由地方所引起的,因此各级政府、各类团体,一直到地球上的每个居民,都必须负起这项社会责任。感谢并恭喜所有这些勇敢肩负这项责任的欧洲城市,采取这么多有效的行动,协助维护我们的这个美丽星球。但愿他们的行动和精神能鼓舞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对环保的关注,并尽可能奉献一己之力,协助我们美好的星球恢复原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